耗材集采持续扩围,重磅新项目密集官宣。
01
京津冀“3+N”集采启动
设置价格谈判、双向选择
10月23日 , 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关于京津冀“3+N”联盟医用胶片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完整见文末)。

根据《通知》,临床医学影像的医用胶片,包括但不限于耗材分类与代码为C14020225900006开头的产品 。
分为由聚酯(PET)片基包被银盐和保护层组成的激光胶片,以及 由聚酯(PET)片基、热敏层、保护层组成的热敏胶片两个产品类别 。本 项目 不包含喷墨打印胶片、碳粉打印胶片和文印激光打印胶片。具体如下:

根据《通知》,历史价格填报时间为10月27日—11月6日17时;历史价格公示时间为11月7日—11月11日17时;供应区域选择时间为10月27日—11月11日17时。
本项目 采购方式为带量联动、带量谈判、双向选择。
即依据采购主体使用需求,参照市场总体价格水平、综合质量等因素,联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带量采购价格,对申报价格明显高于同竞价组其他申报产品的开展价格谈判,确保申报产品间保持合理价差 ,通过购销双方相互选择,确定中选产品。
对于同竞价组报价明显高于其他企业的 ,采购中心将组织谈判组与申报企业 进行价格谈判,具体规则如下:

采购周期内,如中选产品在其他省级或省际联盟带量采购及挂网交易中出现新低价格时,由中选企业在30日内主动申报,核实后按最新低价格执行价格联动。如联盟省份医疗机构实际采购价格比本次带量采购中选价格低的,相应医疗机构按照该省相关要求可就低开展采购。
医用影像胶片市场高度 集中化,富士胶片、爱克发、锐珂医疗等企业占据国内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根据智研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医用胶片需求量达7.84亿张,市场规模达66.76亿元。
随着国内医疗资源扩容,医用胶片需求量仍在稳步上升,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让实体医用胶片迎来挑战,政策端正在鼓励云胶片加速普及,且也已被纳入集采范畴。
今年9月,由贵州负责的全国首个数字化耗材省级集采项目开标,仅一家中选,中标价格为4.95元/人次。
在集采的接连冲击下,国内胶片市场加速迈入新的价格周期。
02
重磅集采密集官宣
中选规则更加温和
近段时间,各类耗材集采项目接连启动。
10月23日,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省际联盟弹簧圈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信息填报确认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企业于10月29日前维护信息,新一轮弹簧圈集采已步入启动倒计时。
10月22日,福建省医保局发布《结构心脏病封堵器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集采品种为结构心脏病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类耗材,不包含可降解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具体联盟尚未披露,但四川、山西、内蒙古等地已开展过数据填报。
与此同时,各类接续采购也在相继官宣。
10月23日,河南省正式开展通用介入类、神经外科类和血液透析类的接续采购工作。原中选产品符合原采购文件规定,按照原中选供应清单直接接续中选资格。
10月20日,浙江也宣布启动冠脉球囊类和骨科创伤类的接续采购,同样是满足报价要求即可中选。
相较往年,2025耗材集采在持续扩围的同时,中选规则正在趋于温和。例如,近期启动的多个大型耗材集采项目,均有二次报价规则,为参与集采竞价的企业提供更大的容错率。
此外,多个集采新项目还呈现出反内卷态势。
以近期发布征求意见稿的第六批耗材 国采为例,首次提出“锚点价”的概念,并要求各品种低于A竞价单元“锚点价”的企业,应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
今日(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几项重要部署,其中就包括优化药品集中采购。
从过往来看,药品集采的成熟经验往往会辐射到耗材领域,在新的集采时代,通过规则优化既保障了供应稳定性,也为企业预留了合理利润空间,集采以价换量的红利将更为充分的释放。
附:
